讲座最后,袁方主编、易明群主编分别回答了青年教师提出的疑问★◆■■■◆,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★■■■◆。
讲座伊始,主持人谢澍教授介绍了《中国法律评论》创刊十年来对法学研究和学术传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★■◆■■★,并对两位主讲人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■◆★。
主讲人易明群主编介绍了编辑进行审稿时关注的问题,这些问题在撰写论文时应当予以关注。第一,政治法律把关。文章内容是否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表述、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表述是否正确等;第二,文章的创新性审查★■◆。既要避免文章盲目追逐热点,又要谨防文章观点过于超前■◆◆,观点和解决方法不切实际★■◆◆;第三,注意文章的论证逻辑和结构严谨性◆■★★,避免出现文章论证脱节问题★★■◆;第四,注意甄别不同的研究方法适宜适用的研究对象★◆◆■;第五,文献引用格式符合学术规范◆■◆;第六,语言表达准确易懂★◆■◆◆。
与谈人王志远教授指出■◆■,青年学者在进行法学研究时应当进行系统性的学术研究,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◆★■,并在长期积累中搭建起自己的学术研究框架,切忌追逐热点进行片面性的学术写作◆★。
与谈人郭志媛教授赞同论文选题要与自己的学术规划相结合的观点,并认为青年学者一定要积极了解中国的司法实践状况,在实践中发现真正存在的法学问题◆★■★★。
与谈人彭海青教授指出,论文写作要立足于中国实践中的真正的法学问题★◆◆★★,对于西方的法学理论要采取一种平视的态度◆◆◆★★★、进行双向的交流★◆■■。
与谈人卫跃宁教授鼓励各位硕士、博士研究生认真撰写学术论文并积极投稿,同时提醒大家要注意甄别法学理论和实务中的“真问题”◆◆◆★★,避免盲目追逐学术热点。
主讲人袁方主编介绍了编辑部在评价和选取文章时的流程◆★★★■■,包括策划选题、约稿投稿、匿名评审、编辑审稿以及文章传播等环节◆◆★★★■。她指出一篇好的文章应当符合以下四个标准★◆■★◆■。首先■◆■★■,文章选题是论文的灵魂,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◆★★★★◆。文章选题必须有问题意识,可以通过人大立法规划◆★、本土司法实践◆◆◆★■★、社会热点事件、学术文献以及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等途径来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。其次■◆◆■,好的文章应当具备创新性,包括选题角度新颖■■★、数据材料新颖★◆◆、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理论观点的创新★◆★。她强调学者要做研究规划,不要盲目追求热点◆★,在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踏实深耕,厚积薄发。再次,文章内容的论证逻辑清晰,并注意不同类型的论文其适宜的论证方法不同。最后★■■,文章的文字表达要流畅■◆◆★、符合学术规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