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岩新罗:“点线面体”帮扶体系构筑困难群众“幸福网”

  东城街道把■■★■◆★“当下帮”与■■◆★■“长久扶”紧密结合起来◆★★◆■,实行◆■★◆◆★“携企济困”常态运行模式★★★◆,将商会企业纳入特殊困难群众■★■“1+N★■◆”帮扶队伍中,由商会会长、理事等担任济困联系人,动员东城商会企业对19户特殊困难群众进行关爱帮扶◆■,发挥企业人多力强优势,每家企业结对帮扶1户特殊困难群众■★■★◆★,开展入户慰问、物资捐赠、适老化改造★★★■◆■、房屋修缮等多项救助◆■◆★,并为有需求的特殊困难家庭提供工作岗位,鼓励空巢老人子女回岩就业、照顾父母■◆■■。截至目前★★■■◆◆,“携企济困”活动共入户慰问113人次◆◆■■◆★,捐赠财物5.6万元,修缮老旧房屋3处。

  区直部门每月至少深入挂钩帮扶镇(街)现场指导或召开帮扶专题会议1次,并发挥部门优势,整合辖区医院■■◆、学校、企业等力量★★★,积极对接有关部门,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协调上级补助资金,由党员干部与特殊困难群众“一对一”结对◆★■★◆,分类落实个性化的服务帮扶举措,实现特殊困难群众“安全有人关注、平日有人照应■■★★■、就学有人帮扶、就业有人扶持”。

  区卫健局发挥部门优势,建立健全长效健康帮扶机制◆◆■,落实全区特殊困难群众签约家庭医生全覆盖,向特殊困难群众发放家庭签约医生联系卡,签约家庭医生每月至少上门随访一次,指导服药★◆★★■、就医、卫生保健等,并做好随访记录,若发现异常情况主动联系社区、街道,及时协助送医★■◆■★★,并指导龙岩人民医院、镇卫生院、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“绿色就医通道”◆■★■◆◆,让特殊困难群众健康帮扶有◆★“医”靠■◆■★。截至目前,家庭签约医生上门随访157人次。

  南城街道运用★■◆■★“双轨帮扶”架起党群连心桥,通过国家电网大数据技术“爱心监测”RPA程序,对高龄独居老人和特殊困难群众的用电量进行监测,当程序出现告警时,及时提醒监护人或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■◆★,累计帮扶居民20余户■◆★★■★,精准高效解决困难群众的需求和关切◆◆★★■■。

  实施“成建制下沉”机制◆◆★,全区29名处级领导干部、22个重点区直部门成建制下沉全覆盖挂钩20个镇(街)★■,组织“三新■■”群体■■★、邻里志愿者、网格员等600余人★◆★,成立152支◆■◆★★◆“邻里帮扶队★■■■★”,按照■★◆◆◆★“户户到、人人见◆■■、事事清”要求★■★,对已摸排出的137户152名特殊困难群众开展★■◆★◆“五查五问”(查住房安全◆★、查健康状况、查政策落实★★■、查监护责任、查生活需求;问困难■■★、问诉求、问建议■■■、问满意度■◆◆◆、问期盼),形成需求清单。

  南城街道针对特殊困难群众和自主摸排的困难群众,细化建立完善◆★★◆◆“一人一档”动态管理台账,切实摸清困难群众身体状况、子女情况、收入来源★■★■■、困难症结■◆◆◆、需求方向等■■◆◆◆★,采取◆◆◆■★★“红黄蓝”分级关怀机制◆★,建立◆■■“红色危机关注、黄色重点关注、蓝色日常关注◆■◆◆★★”群体,对不同颜色群体制定个性化关心关爱帮扶措施,并实时监测困难群众情况◆★★◆■,动态调整关怀等级,实现精准帮扶◆■◆。目前,南城街道列入红色危机关注特殊困难群众7户8人、黄色重点关注特殊困难群众17户19人、蓝色日常关注特殊困难群众43户48人◆■◆■。

  东城街道积极响应★★■■★★“党员回家,服务万家”号召,有效发挥回家党员资源和特长优势★◆■★,通过党建联建、结对共建、志愿服务等方式,广泛引领回家党员办理“微实事◆★”★■■★◆★,解决群众“烦心事”。

  红坊镇通过组织开展“千企入万家”志愿服务活动■■,积极发动辖区6家爱心企业与特殊困难群众进行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各相关工作片、村(居)挂钩干部与爱心企业负责人共同深入特殊困难群众家中,开展走访慰问,送上大米■■◆■、食用油等慰问品,并与困难群众面对面谈话交流★★,了解困难家庭生产生活近况和困难问题★◆★◆,共同织密关心关爱困难群体保障网。截至目前,通过“千企入万家◆■◆★★”志愿服务活动,共走访6户特殊困难群众18人次,帮助解决问题3个。(记者 郑育红)

  今年以来★★■◆,龙岩市新罗区以■★“大爱龙岩·福见新罗”品牌建设为抓手■◆,聚焦◆★★“一老一小、一病一残、一弱一困◆★”等特殊困难群众,深入开展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众活动创新构筑“点线面体”四维帮扶体系◆★★◆■■,形成■★■■◆“动态摸排无遗漏、结对帮扶有温度◆◆★、精准施策见实效、多元参与聚合力”的生动局面,推动兜底保障与社会关爱同频共振■◆◆,织密特殊困难群众“幸福网”。

  由区领导带头,组织挂钩区直单位领导干部、镇村干部、网格员、党员中心户■◆、楼栋长等2000余人■◆■,按照“网格化落实+月滚动摸排”模式,在全区282个村、76个社区的358个网格内◆◆■★■,开展★■★◆★“敲门见人·暖心到家”大走访行动,重点关注老旧小区、山区散居户等薄弱区域,拉网式摸排“四大类型◆★★”8种情形特殊困难群众,确保不漏一户、不漏一人。

  曹溪街道莲庄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■◆★,动员党员志愿者、社区女同胞、困境儿童母亲等共同组建◆■“爱心妈妈团◆★■◆”,携手龙岩市精神残疾人协会★■◆、龙岩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等联合打造“儿童关爱中心”,举办特需儿童家庭亲子运动会,开办“向阳小学堂”、社区★◆“圆桌课堂■★★◆◆”等各类特色公益课,为困境儿童提供艺术疗愈◆■★◆◆、心理辅导、团体活动等多元化的互助平台,协助困境儿童增强社会适应性,促进身心健康成长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各类服务15场次,服务辖区临时照护困难家庭523人次★★◆,服务新罗区中心城区困境儿童家庭300余个。

  以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机制激发强大活力,设立200万元关心关爱基金◆■★◆■■,建立健全关心关爱基金管理机制◆■★,广泛开展社会募捐活动,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,带头捐款,干部职工积极响应,鼓励社会组织、企业、志愿者团队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关爱特殊困难群众的活动中来★◆■★■★,由社会组织开展特色帮扶项目、企业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、志愿者团队提供生活照料、心理疏导等服务,构建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协同■★、公众参与■◆◆★”的大帮扶格局,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关心和关爱■■。

  组建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众活动工作专班,构建◆◆■◆■“1+2+N◆◆★”责任体系即1名挂钩区领导统筹★★■★,挂钩区直部门和镇(街)双向发力,N个村(社区)网格落实,压紧压实区、镇(街)★■■★◆◆、村(社区)三级责任◆★■★,建立专班联席会议工作机制,实施扁平化管理。

  面向全区★★★★■◆“两企三新”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发放《“大爱龙岩·福见新罗”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众活动倡议书》350余份,已募集第一批捐赠物资50余份★★■◆。同时,联合区委组织部、区外卖配送行业党委在南城街道举行“爱心来敲门■★◆★”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众活动■◆★■,组织外卖小哥志愿者为特殊困难群众“一对一■■★■◆◆”派送★■★★■“爱心礼包★◆◆”27份★◆◆★◆■,将温暖送到群众心间■★★■■。

  区委社会工作部持续深化“党建引领志愿红”行动,鼓励志愿服务组织精准对接特殊困难群众需求◆★◆■◆,定向开展心理疏导、教育辅导等专项志愿服务活动;引导“三新”群体加入志愿者队伍,为全区特殊困难群众开展卫生清洁、代买代办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◆◆★◆◆★。

  其中,永兴社区成功吸引有经验丰富的教师、医术精湛的医生、业务熟练的公职人员等涵盖各行各业的7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★■■■■◆,聚焦社区困难家庭、孤寡老人、残疾人群体■★■◆◆◆,构建起一支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志愿服务队伍◆■,由党员们主动结对帮扶,开展“订单式”服务。

  今年以来◆★★■◆,龙岩市新罗区以■◆“大爱龙岩·福见新罗”品牌建设为抓手,深入开展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众活动,创新构筑“点线面体”四维帮扶体系.

  同时★■★★,聚焦群众关注度高的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、临时救助、残疾人社会救助◆■■”等政策,发布龙岩本地方言制作的4集“社会救助政策宣传短片”,结合各镇(街)墟天、社区“居民夜谈会”等,组织业务骨干下沉一线◆■,通过设立政策咨询台、发放政策宣传手册★★★、现场讲解、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■★★■,向群众详细介绍救助政策及政策的申请条件★◆★、办理流程以及救助标准★★★★■,提升帮扶政策知晓率。坚持精神关爱■★、纾困解难◆■◆■■、落实政策一体推进★★■,按照“一户一策■★■◆◆”“一人一策◆◆”帮扶原则★■★◆■,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困难群众,采取个性化帮扶措施,以最大努力推动特殊困难群体各项保障政策落实见效,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■■★◆■★。

  同时,区级层面严格落实“月部署■■、月推进、月反馈”高效工作模式,各镇(街)、各部门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周例会内容,及时查摆问题◆◆★★,研究推动工作★◆,区大督办将该项工作推进情况纳入督查范围,确保帮扶工作“周周有进展★◆★、月月见成效”。

  区残联检查以无◆★■“碍”促有爱★■■◆,采用“整镇推进■■★、一户一策■◆◆◆■◆”模式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,发动镇街、村(社区)网格人员力量开展拉网式入户核查,全面了解辖区残疾人的居住环境、住房状况、残疾程度等基本信息■★■◆■◆,依据残疾人的不同类别与程度,综合“个性化与人性化”需求,共投入163万元,科学制定适宜安装的无障碍改造设施方案◆★,改造340户。

  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镇(街)人大代表工作室(站★■★◆、点)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,发布《致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的倡议书》★★■■,号召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聚焦特殊困难群众,积极建言献策★★◆,主动奉献爱心■◆,并组织人大代表与特殊困难群众签订“一对一”帮扶协议,开展“结对帮扶,主动上门■◆◆★◆”专项帮扶行动,通过调研视察、入户慰问等方式,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★■■◆◆、实际需求。截至目前★■★■■■,共筹集爱心款115900元、收集意见建议34条◆◆★、向相关部门反馈并跟踪推动落实12件。

  西陂街道推行◆◆★■◆“党员接单+专业赋能★■”模式,整合辖区内在职党员■★★、共建单位、医院★◆■■★■、企业和社工等多方力量,组建医疗、法律等党员特长服务队5支,依托“社区e家”智慧平台“三单制”服务模式(居民点单、社区派单、党员接单),在线发布困难群众★■★◆“需求清单”23个◆★■★,44名党员结合专业技能主动认领帮扶任务■■◆◆,线下精准开展医疗救助、政策咨询、康复护理等志愿服务14次,解决特殊困难群众问题19个◆■◆■,着力打造“15分钟关爱服务圈”,构建起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为”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■■◆◆★■。如◆■◆■,西湖社区在职党员■★◆★■、龙岩市第三医院主任护师谢芳,结合医疗专业知识,向特殊困难群众普及慢性病管理要点、入户提供健康监测服务,用专业技能践行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众的社会责任。

  强化政策主抓帮扶,聚焦教育、住房、医疗、兜底保障等方面问题,财政、民政、残联、妇联、计生协等多部门协同发力★■◆,整合各类政策资金◆★■◆◆、救助项目、公益基金★■■◆、慈善捐助等◆◆◆■★,围绕医疗救助、教育扶持、就业帮扶、社会救助等重点领域细化措施37条,确保帮扶措施靶向发力、精准到位。

  区政协建立★★◆“1+1+2+N”(即:1名特殊困难群众◆■■■★◆,至少1位科级以上领导挂钩★◆◆◆,专委会、政协联络组互助2个政协组织结对■■◆,N名街道社区干部挂钩)帮扶机制,区政协6个专委会干部、8个联络组委员全员参与帮扶工作,并积极搭建多元联动平台,探索“政协+企业+社会组织◆■◆”协同帮扶模式,开展“委员爱心行动”“健康暖心行动■◆◆◆”“陪伴润心行动”“家居舒心行动”“就业安心行动”等“五心★◆★■”帮扶行动■★★,广泛动员委员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■◆◆■★,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、物资捐赠等支持。目前,全区政协委员累计捐款物近8万元,开展帮扶活动12场■■,惠及特殊困难群众20余户、残障人士100余名。

  江山镇推行★■◆■“日常走访+定期研判”制度,以★★◆■◆■“5个清晰■■■◆■”(即★◆★,身体状况清晰、家庭亲属关系清晰、主要收入清晰、困难原因症结清晰■◆★、现实需求清晰)为基础,区■■★★★、镇、村三级挂钩干部每月至少上门探访服务1次★◆■★,★■★■★◆“邻里帮扶服务队”通过走访、电话、微信等形式每周至少探访服务2次,全面掌握特殊困难群众情况,整合民政、残联、医疗等政策资源,定期对辖区特殊困难群众开展研判,对符合低保、五保、大病补助、残疾补贴等条件的群众,主动靠前协助群众做好申报工作。

Copyright © 2012-2022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. 地址:中国湖南湘潭. 邮编:411105
  (浙ICP备17039890号-1) 湘教QS3-200505-0000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