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教育部、财政部提出的“双高建设◆★◆■”计划以及中央办公厅★◆◆■■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》和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等文件提出的相关要求,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,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,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★★★。一是依据学校章程,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,加强顶层设计,将教学督导工作纳入学校的教学发展规划★■,按照规划要求开展相应工作■◆◆★。二是建立教学督导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统筹安排教学督导与教务管理、学生管理★★★◆、组织人事管理等工作,加强教学督导部门与学校职能部门、二级学院的沟通协调,实现信息共享。三是建立教学督导结果运用制度,将教学督导评价结果作为职务职级晋升、职称评审★◆■★、岗位调整、年度考核、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,从而增强教学督导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。
近年来,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,各高职院校逐步开始重视内部治理,制定了学校章程、成立了学术委员会等。这些举措大多仅注重形式■◆,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。因此,高职院校应继续深化内部治理,完善内部治理机制,将教学督导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。一是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,由党委书记或校长直接领导。委员会下设督导办公室■■■,统一负责教学督导管理工作,由学校赋予相应的职权,及时处理、解决督导中发现的问题。二是明确校级督导所承担的督管、督教★■■■、督学责任。教学督导委员会督促学校相关部门限期解决教学管理、学生管理、设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,并对未能在限期内解决的问题持续跟踪,直至解决。校级督导出具《教学诊断与改进通知书》★★★■■,与教师面对面沟通,提出解决方法,并督促教师所在学院的二级督导安排专人持续跟踪★◆■★◆◆。三是明确院(系)二级督导的督教、督学责任。院(系)二级督导的督教职责是督查教师教学资料准备、参加教研活动、作业布置及批改和学生到课等情况■★★■◆◆,督促教师及时整改相关问题★◆◆◆■◆。督学责任主要体现在班级督导信息员对出勤、手机管理★◆、教室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查,督促班主任及时处理校级督导、任课教师和学生信息员反映的问题。此外,院(系)二级督导组织召开师生座谈会,汇总师生反映的问题并报至教学督导委员会■◆◆★■◆。通过明确教学督导的主体责任,理顺教学督导运行机制■◆★◆◆,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。
◆◆★★★“双高计划”和■★“新双高计划”的建设都要求高职院校认真落实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◆■,加强校企合作,深化产教融合■◆★★,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★★■◆★,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。这意味着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要切实覆盖人才培养各环节,特别是实践性教学各环节,实现实质性的“全过程”教学督导。一是制订激励机制,加强对校外教学督导人员的考核激励。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和单位在科研开发、品牌推广■★、员工招聘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,对校外教学督导人员给予相应的绩效补贴◆◆★◆■。二是前置校级教学督导工作。安排校级教学督导人员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★■◆■,督查专业建设委员会中企业专家的资格和人数占比是否符合要求,以及课程设置■★■、培养目标是否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。三是把对课程标准的督查安排在开课之前■★★,且确保督查对象全覆盖而非抽查■■★,重点检查课程标准是否体现对学生思想政治和技能水平的培养。四是安排专业相近的督导人员督查课程实训情况,重点督查实训指导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◆★◆、实训组织情况、实训目标的达成度等,以确保课程实训的质量。五是明确二级学院在校外顶岗实习教学督导中的主体责任。按照一定的师生比例★★,安排院(系)二级督导对实习环节抽样督查、校外企业督导人员跟踪检查◆★★,以确保校外顶岗实习的质量■■◆◆。
来源高职观察★◆■◆,文章节选自《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2024年第6期返回搜狐★★,查看更多
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,高职院校决策层应当高度重视教学督导工作,要求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学校实际,加强对教学督导工作的研究◆■◆★◆★。教学管理■◆◆◆■、科研、高教研究等职能部门应当形成共识,以校内课题的形式发布教学督导专项课题,组织一线教师开展研究工作,通过拨付专项研究经费,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★★,集思广益,形成研究成果,为完善教学督导制度提供理论依据。加强部门协同,形成教学督导共识★■◆■■■。教学督导职能部门应加强调查研究◆◆■■★,组织教学管理、人事管理、学生管理人员和二级学院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,就教学督导的内容◆◆★★、环节★◆、形式◆★★◆★、结果形成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广泛、深入的讨论,形成研究报告,为教学督导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。教学督导职能部门依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、学校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报告,制定规范可操作的教学督导制度◆◆■,有效开展教学督导工作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